傅全香,原名孙泉香,出生于浙江嵊县后庄村。中国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1933年入四季春科班学习花旦,曾在“四季春”挂头牌,表演富于激情,创立了越剧“傅派”。1940年以《恒娘》一剧声誉鹊起,1943年在“四季春”挂头牌,50年代初期,傅全香在《十八相送》和《织锦记》中首开定腔定谱先例,她广泛借鉴京昆和评弹的唱法,在程派“真声假一点,假声真一点”的理论中汲取营养,形成自己的特色。曾荣获第27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曾发表作品《梁祝》。
基本资料
中文名:傅全香
别名:孙泉香
性别:女
籍贯:浙江嵊县后庄村
国籍:中国
出生地:浙江嵊县后庄村
生日:1923年8月30日
职业:越剧演员
星座:处女座
代表作:《梁祝》《情探》《孔雀东南飞》《杜十娘》《李娃传》《人比黄花瘦》
主要成就:越剧流派宗师、中国金唱片奖、亚洲最杰出艺人奖
演艺经历
1933年,入四季春科班学艺,工花旦,师傅为绍兴文戏男班艺人鲍金龙,同科者有青衣演员袁雪芬、老生演员钱妙花。
1936年到杭州演出,同年秋首次进入上海,演出于老闸大戏院。
1938年春再次进入上海演出。常演《九斤姑娘》一剧而受到观众青睐。
1940年在新戏《恒娘》中扮演恒娘而声誉鹊起。
1941年与尹桂芳、竺水招搭班演出,同竺水招并立头肩旦,合演了《盘夫索夫》《白蛇传》《玉蜻蜓》等剧目。
1943年春,到“四季春”挂头牌,戏班更名为全香剧团,邀范瑞娟初次合作演出《小妹妹临终》《武家坡》等剧目。
1944年8月与徐玉兰搭档,演出了《浮生六记》《黄金与美人》《铁窗红泪》等戏。
1946年与张桂莲搭档演出于龙门大戏院。
1947年参加上海越剧界“十姐妹”为筹办上海越剧学校与实验剧场而举办的联合义演,在《山河恋》剧中扮宫女戴赢。同年,再与范瑞娟合作,组成东山越艺社,演出了新编古装戏《天涯梦》《李闯王》和传统剧《梁祝哀史》《四大美人》等剧目。
1948年参加芳华越剧团,与尹桂芳联袂演出了《桃花扇》《鲁男子》《乱世佳人》等戏。
1949年春节,与范瑞娟三度合作,重组东山越艺社,在明星、丽都等戏院演出了《万户更新》《控诉张春帆》《孔雀东南飞》等剧目。
1950年8月,与范瑞娟率团赴京公演,入中南海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毛泽东主席首次看了她们演出的《梁山伯与祝英台》。
1951年8月1日,与东山越艺社部分同仁参加华东越剧实验剧团。
1952年冬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祝英台,获一等奖。
1954年参加华东地区戏曲演出大会,《西厢记》中的红娘,获一等奖。
1955年随上海越剧院赴民主德国和苏联演出。
1956年赴朝鲜慰问演出。
1957年主演田汉剧作《情探》。
1958年将《情探》摄制成电影。同年任上海市政协委员,后为常委。
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又主演了《江姐》《两块六》等现代戏。
1960年,北京越剧团演出了马少波、陆静岩编剧的《小忽雷》由范瑞娟、傅全香主演。
1961年6月,上海越剧院将传统剧《珍珠塔》修编整改,首演于大众剧场,傅全香饰陈翠娥一角。
70年代,文化大革命后重返舞台,首次在大型组剧《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中扮演高山族姑娘。
1980年和1983年两次赴香港演出了《孔雀东南飞》和《李娃传》。
1981年,由上海电视台拍摄越剧电视剧《孔雀东南飞》,饰演刘兰芝。
1985年拍摄越剧电视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饰演祝英台。
1989年10月12日,农历己巳年九月十三日:第一届中国金唱片奖揭晓。傅全香获奖。赴美国演出。
90年代初,她与昆曲演员计镇华合作,演出了反映古代女诗人李清照生平的戏曲电视剧《人比黄花瘦》,又一次获得全国电视剧“飞天奖”荣誉奖。
1993年拍摄了她的艺术集锦电视片《她在丛中笑》。同年,“傅全香艺术研究会”成立。
1995年美国纽约美华艺术协会颁发的“亚洲最杰出艺人奖”。
2005年8月29日,庆祝上海越剧院建院50周年庆专场演出举办。“同唱一台戏——庆祝上海越剧院建院50周年庆专场演出”在上海市南京路步行街世纪广场上演,就此拉开上海越剧院建院50周年系列演出的序幕。傅全香带着大家唱起了生日歌,为越剧庆生。
2006年2月15日,“钱程从艺25周年研讨会”在上海话剧中心召开,傅全香、蔡正仁、王汝刚、杨绍林、赵化南等近20位文艺界专家和学者出席研讨会。3月27日,参加百年流声——纪念中国越剧诞辰100周年电视文艺晚会。12月6日,参加杭州越剧二团建团56周年座谈会。12月17日,参加“越剧流芳香溢金陵——2006中国越剧名家名段南京演唱会”。
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越剧”代表性传承人。
2017年4月7日,荣获第27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
主要作品
热门歌曲:
1.《梁山伯与祝英台》楼台会
2.孔雀东南飞 雀盟
3.情探 阳告
热门专辑:
1.徐玉兰艺术集锦
2.傅全香越剧唱腔精选
3.焚香记
荣誉记录
全国电视剧“飞天奖”荣誉奖 《杜十娘》
1952年 第一届 全国戏曲演出大会 一等奖 《梁山伯与祝英台》
1954年 华东区戏曲演出大会 一等奖 《西厢记》
1989年 中国唱片总公司颁发的“金唱片奖”
90年代初 获得了全国电视剧“飞天奖”荣誉奖 《人比黄花瘦》
1995年 美国纽约美华艺术协会颁发的“亚洲最杰出艺人奖”
2008年 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越剧”代表性传承人
2017年4月7日 第27届 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