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娟,1926年12月19日出生于浙江绍兴嵊县(现嵊州市)灵山乡坑边村,原名王彩娟。越剧演员,工花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越剧”代表性传承人,擅长越剧青衣。曾担任和获得过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演员、上海市人民代表、上海越剧院红楼剧团团长等职务和荣誉。1938年,王文娟拜越剧小生竺素娥为师,正式开始舞台生涯,先习小生,后改习花旦。1939年2月8日,演出开蒙戏《投军别窑》。1942年,学艺满师,以“小竺素娥”的艺名在上海郊区小型戏班担当主演。1947年8月至1948年6月,与陆锦花组建“少壮剧团”。1948年9月至1950年7月,加入玉兰剧团。1952年,在第一届全国戏曲会演中获演员二等奖。1954年,与徐玉兰合作演出越剧《春香传》,获得华东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表演一等奖。1956年,主演神话剧《追鱼》。1958年,与徐玉兰合作的剧目《红楼梦》首演。1959年,主演新编历史剧《则天皇帝》。1977年,主演越剧《忠魂曲》。1980年,主演新编传奇剧《孟丽君》。1996年,主演越剧电视连续剧《孟丽君》。2017年,获第27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终身成就奖。2019年4月,获第七届上海文学艺术奖“终身成就奖”;10月26日,获2019年“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戏剧家”称号。王文娟是越剧“王派”花旦创始人,其表演文武兼备、细腻传神,善于描摹人物神态,在舞台上出色地创造了多个性格鲜明的舞台形象。
基本资料
中文名:王文娟
别名:王彩娟(原名)
国籍:中国
性别:女
民族:汉
出生地:浙江嵊州
出生日期:1926年12月19日
职业:戏剧表演艺术家
行当:花旦
党派:中国共产党
代表作品:《红楼梦》《孟丽君》《追鱼》《春香传》《西园记》《则天皇帝》
主要成就:1955年缅甸总理授予她金质奖章、第7届上海文学艺术奖终身成就奖、第27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终身成就奖
演艺经历
1938年8月,离家到上海,拜其表姐、越剧小生演员竺素娥为师,学习小生,同时也观摩学习了竺素娥的搭档姚水娟、王杏花的表演艺术,后由竺素娥指定改习花旦。
1939年2月8日,演出开蒙戏《投军别窑》,饰王宝钏,表姐竺素娥饰薜平贵。7月,随竺素娥在天香大戏院演出。
1940年,跟随老师在南市区聚乐、同乐、南阳等场所学艺,并在南洋戏院、平济戏院演出。
1941年10月,随随竺素娥在通商戏院演出。
1942年,学艺满师,以“小竺素娥”的艺名在上海郊区小型戏班担主演。
1943年,随竺素娥在同乐戏院、万国戏院、河北大戏院演出,任二肩旦。这期间,她曾出外搭班,在民华楼等地演出。
1944年底,受竺素娥提携,在河北大戏院首次挂牌头肩花旦,演出剧目有《碧玉簪》《盘夫索夫》《贩马记》《三看御妹》《沉香扇》等。
1945年8月,开始在同孚戏院演出,与邢月芳合作,任头肩旦,演出剧目有《三看御妹》《梁祝》《双狮图》《分玉镜》《节女血》《董良才》《姐妹皇后》等。
1946年8月,以“特请”身份随竺素娥、吴梅珍在老闸戏院演出。自10月开始,与邢月芳合作,任头肩旦,在同孚戏院、同乐戏院演出,这期间演出的剧目包括传统戏《盘妻索妻》《盘夫索夫》《三看御妹》《大点秋香》《沉香扇》《碧玉簪》等,新编戏《一枝香》《黑心》《水红菱》《女皇秘史》《疯狂太子》《浮生梦》等。
1947年,自8月开始,与陆锦花组建“少壮剧团”,在皇后大戏院演出,演出剧目有《礼拜六》《天伦之乐》《女伶受辱记》《新珍珠塔》《国难家仇》《做人难》《笼中鸟》《青春误》《人之初》《再相逢》《双凤求凰》《隋宫春色》等。
1948年7月至8月,加入芳华剧团,与尹桂芳在兰心大戏院合作演出,在《陆文龙》中饰群凤公主,在《浪淘沙》中饰小周后。9月,加入玉兰剧团,与越剧小生演员徐玉兰共同在明星大戏院演出,首度与徐玉兰合作演出的剧目是《风萧萧》,在剧中扮演秀丽、情深的卫美人。
1950年8月,参加第二届戏曲研究班。从这一年9月开始,随玉兰剧团在卡尔登剧场演出,与徐玉兰等人合作排演了一系列新编越剧,在反映太平天国斗争的历史剧《东王杨秀清》中饰演洪宣娇;在根据郭沫若的剧本《虎符》改编的《信陵公子》中扮演如姬,该剧连演138天、256场,均是满座;在《巾帼英雄》中饰击鼓战金山的女英雄梁红玉;在根据同名歌剧改编的现代剧《白毛女》中扮演喜儿。
1952年7月,参加中央军委总政治部文工团越剧队,演出剧目《西厢记》《梁山伯与祝英台》等。10月,在第一届全国戏曲会演中,凭借《西厢记》中的崔莺莺一角获演员二等奖。
1953年4月,赴朝鲜前线慰问演出,后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停战谈判代表团政治文工队,立二等功,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三级国旗勋章。
1954年2月,参加华东戏曲研究院越剧团。8月2日,与徐玉兰合作的《春香传》于大众剧场首演,在这部根据朝朝鲜民间传说改编的剧目中她饰演了美丽善良、圣洁忠贞的古代朝鲜少女春香。9月25日至11月6日,参加华东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春香传》,并在男女合演现代戏《技术员来了》中饰刘惠芳,获表演一等奖。
1955年6月,唐传奇改编的神话剧《柳毅传书》在长江剧场首演,在剧中扮演龙女三娘。11月,开始与陆锦花合作排演根据《红楼梦》改编的《晴雯之死》,饰演率性认真、宁折不弯、敢爱敢恨的丫环晴雯。12月2日,《晴雯之死》在长江剧场首演。同年,获缅甸总理吴努授予的金质奖章。
1956年11月21日,其主演的《追鱼》在大众剧场首演,在这部根据湘剧《鱼篮记》改编的神话剧中饰演热情大胆、敢作敢为的鲤鱼精,为表现鲤鱼精活跃、俏皮的特点,她专门向京剧、昆剧老师请教。
1957年1月26日,主演的《杨八姐盗刀》首演于大众剧场,饰演杨八姐。6月1日,与徐玉兰合作的《北地王》首演于大众剧场,饰演崔氏。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8年2月18日,与徐玉兰合作的爱情悲剧《红楼梦》首演于共舞台,在剧中扮演饱读诗书、清高孤傲的林黛玉。该剧连满54场,场场满座。6月28日,与徐玉兰合作的《关汉卿》在人民大舞台首演,在剧中饰演朱帘秀。8月2日,现代剧《东风吹得梅花开》首演于人民大舞台,在剧中饰演王金梅。11月,作为中国劳动人民代表团成员出访苏联。
1959年2月17日至4月3日,随中国越剧团赴越南民主共和国访问演出。6月,与郑忠梅共同主演的新编历史剧《则天皇帝》,在剧中扮演女皇武则天,同时她也参与了剧本的编写工作。7月16日,其主演的彩色越剧艺术影片《追鱼》开拍,在片中她分饰鲤鱼精和金牡丹两角。9月23日,赴京参加国庆10周年演出。
1960年6月,出席全国文教群英大会。7月22日,出席第三届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12月23日,参加上海越剧院首次赴香港演出。
1961年9月8日至10月18日,参加中国上海越剧团赴朝鲜访问演出。11月,其主演的越剧电影《红楼梦》开拍。12月,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为朝鲜唱剧《红楼梦》排练进行辅导。
1963年4月24日,其参演的剧目《党员登记表》在人民大舞台上演,饰为保护党员登记表而牺牲的青年党员黄淑英。7月7日,越剧《真正的考试》首演于大世界,在剧饰资产阶级小姐沈馨娜。8月、12月,两次应邀赴朝鲜访问。
1964年1月26日,现代剧《亮眼哥》首演于人民大舞台,饰演万松青的妻子田玉柳一角;6月,执导现代剧《朝阳沟》。
1965年9月11日,现代剧《女飞行员》首演于瑞金剧场,在剧中饰演林雪征。
1966年5月,其参演的剧目《菜市春》于大众剧场首演,饰演梁玉珍。不久后,“文革”开始,王文娟成为批判对象。
1970年秋,去奉贤上海市文化系统“五七”干校劳动。
1977年1月,参加节目《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的演出。5月,演出剧目《布浪万里》《浪里行》。10月1日,新编革命历史题材剧目《忠魂曲》在中国剧场公演,她在剧中扮演了既刚烈不屈又富有慈母柔情的革命烈士杨开慧。
1978年10月,演出小戏《柯猪记》,在剧中扮演农村新媳妇春梅。
1979年3月21日至5月7日,赴云南前线慰问演出,与徐玉兰合演《盘夫》。
1980年3月22日,其主演的新编传奇剧《孟丽君》在人民大舞台首演,在剧中塑造了才华横溢的奇女子孟丽君。7月,拍摄完成电视戏曲艺术片《孟丽君》,该剧是中国最早的戏曲电视剧之一。9月23日,与徐玉兰在北京影剧院合演古装爱情喜剧《西园记》,饰演闺秀王玉真。11月17日至12月12日,赴香港演出。
1982年5月,其主演的《西园记》摄制成戏曲电视剧,并获第一届“大众电视金鹰奖”优秀电视戏曲片奖。
1983年2月7日,其主演的《春香传》复排,于北京影剧院公演;10月16日,新编历史剧《慧梅》在人民大舞台上演,在剧饰演农民起义军领袖李闯王的义女慧梅;12月25日,赴浙江嵊县做“回娘家探亲演出”。
1984年7月,录制反映女画家潘玉良生平的越剧广播剧《艺术魂》,在剧中扮演方玉莲。
1985年3月29日,与徐玉兰一起组建改革性剧团——红楼剧团,任副团长。10月,剧目《皇帝与村姑》于人民大舞台首演,在剧中饰演开朗活泼的村姑张桂兰。
1986年8月9日,任红楼剧团团长。8月14日,“徐玉兰、王文娟流派剧目展演”在人民大舞台开幕。
1987年2月26日,古装传奇剧《神王恋》在人民大舞台首演,在剧中饰演女扮男装的侍卫官慧清;8月28日至9月15日,随红楼剧团赴香港参加“中国地方戏曲展”。12月18日,随红楼剧团赴泰国演出。
1989年9月19日,红楼剧团和泰国正大公司联营,被特聘为艺术指导。10月,其录制的唱片《红楼梦》获中国唱片总公司颁发的首届“金唱片奖”。
1991年4月,与徐玉兰一起退休,被聘为红楼剧团艺术顾问;8月,拍摄王洁执导、孙道临担任艺术指导的三集电视片《王文娟艺术集锦》。
1994年5月9日至5月22日,随红楼剧团赴台湾演出。
1996年8月,由其主演、孙道临执导的10集越剧电视连续剧《孟丽君》拍摄完成。
1997年6月,参加庆祝香港回归演出;10月26日,获得美国纽约中美艺术委员会颁发的“艺术终身成就奖”、美国同庆文化艺术中心颁发的“终身杰出艺术奖”,赴美领奖并演出。
2003年3月,《王文娟流派唱腔选集》由百家出版社出版。
2006年3月27日,参加“百年流声——纪念中国越剧诞辰100周年电视文艺晚会”;4月,“天下掉个林妹妹——王文娟舞台艺术回顾展演”在上海举行;12月17日,参加“越剧流芳香溢金陵——2006中国越剧名家名段南京演唱会”。
2008年5月23日,参加为支援四川汶川抗震救灾而举行的“上海越剧界联合赈灾义演”。
2013年6月,参演上海越剧院为纪念越剧改革七十周年排演的剧目《舞台姐妹情》。8月,《王文娟越剧唱腔精选》由上海音乐出版社、上海文艺音像出版社出版。
2014年7月18日,其担任艺术指导、由福建芳华越剧团排演的越剧《女驸马》首演。
2016年3月11日至3月13日,在为纪念她诞辰90周年而举办的“千里共婵娟——王派越剧专场演出”中,她以越剧唱腔演绎了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017年4月7日,获第27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终身成就奖。
2019年9月,获得第7届上海文学艺术奖终身成就奖;10月,在第十六届中国戏剧节上获得“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戏剧家”荣誉称号。
2020年1月,她响应上级号召,捐出1万元爱心款支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并拍摄为武汉加油的视频。
主要作品
热门歌曲:
1.【越剧】黛玉焚稿
2.【越剧】黛玉葬花
3.【越剧】草堂相会
4.【越剧】互诉衷肠
5.梁山伯与祝英台·楼台会
热门专辑:
1.越韵华章·王文娟
2.【越剧】皇帝与村姑
3.【越剧】春香传
荣誉记录
艺术类
1952年 第一届 全国戏曲会演演员二等奖 西厢记(获奖)
1953年 获朝鲜劳动党颁发的三级国旗勋章和志愿军司令部给予的二等军功章
1954年 华东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表演一等奖 春香传(获奖)
1955年 缅甸总理吴努授予金质奖章
1989年 获得由中国唱片总公司颁发的第一届“金唱片奖”(获奖)
1997年 美国纽约中美艺术委员会“艺术终身成就奖”(获奖)
1997年 美国同庆文化艺术中心“终身杰出艺术奖”(获奖)
2017年 第27届 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终身成就奖”(获奖)
2019年 第七届 上海文学艺术奖终身成就奖(获奖)
荣誉称号
2019年 第十六届 中国戏剧节“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戏剧家”(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