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西亚·波普(Lucia Popp,1939年11月12日-1993年11月16日),斯洛伐克女高音歌剧唱家,是20世纪后半页最受欢迎的花腔女高音之一,以饰演莫札特笔下《魔笛》中的夜后而闻名于世。晚年转换行当,改唱瓦格纳和理夏德·施特劳斯的抒情女高音角色,同样出色。
演艺经历
露西娅·波波娃 (Lucia Poppová) 出生于斯洛伐克国(后来的捷克斯洛伐克;现斯洛伐克)的扎霍斯卡维斯。她的母亲是一名女高音歌唱家,年幼的露西娅经常在家里与她合唱二重唱。她的父亲是一名工程师,曾担任英国大使馆的文化专员。
她最初在布拉迪斯拉发大学学习医学,后来进入布拉迪斯拉发表演艺术学院学习戏剧。她的声乐天赋是在她出演《中产阶级绅士》中的妮科尔时发现的,这个角色需要唱歌。
虽然她在此期间以女中音的身份开始学习声乐,但她的声音高音区发展得很高,以至于她 23 岁时在布拉迪斯拉发首次亮相职业舞台,饰演莫扎特《魔笛》中的夜后,1963 年,在奥托·克伦佩勒指挥的录音中,她重新演绎了这个角色。1963 年,赫伯特·冯·卡拉扬邀请她加入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她在那里首次饰演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中的芭芭丽娜。她在 1963 年斯洛伐克电影Jánošík 中扮演“Tereza”,该电影讲述了斯洛伐克拦路强盗 Juraj Jánošík 的故事。
她在 1965 年的电影《风流温莎的妻子》中饰演“安娜·佩吉”,音乐由奥托·尼科莱创作。
1966年 她首次在皇家歌剧院登台演出,在威尔第的《假面舞会》中饰演奥斯卡;
1967年 她首次在大都会歌剧院登台演出,饰演夜后(制作由马克·夏加尔设计)。
波普的整个职业生涯都与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有着密切的联系,1979 年,她被任命为奥地利室内歌剧院演员。
20 世纪 70 年代,当她年逾三十时,波普从华彩角色转向抒情角色。
到了 80 年代,她已年过四十,嗓音更加成熟,她扮演了更多重要的角色,如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中的伯爵夫人,施特劳斯《阿拉贝拉》中的主角,《爱的甘醇》中的阿迪娜,以及《玫瑰骑士》中的元帅琳。由于声乐水平的提高,波普在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在同一部歌剧中扮演过不同角色,包括理查施特劳斯《阿拉贝拉》中的兹登卡和阿拉贝拉;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中的苏珊娜和伯爵夫人;莫扎特《魔笛》中的夜后和帕米娜;莫扎特的《唐璜》中的泽琳娜、唐娜·埃尔维拉和后来的唐娜·安娜;约翰·施特劳斯二世的《蝙蝠》中的阿黛尔和罗莎琳德;韦伯的《Der Freischütz》中的安辰和阿加特;以及理查·施特劳斯的《玫瑰骑士》中的苏菲和元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