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ro 7由Henry Binns及Sam Hardaker两位在伦敦当地录音室工作的伙伴一起组合而成,御用歌手Sia Furler。九零年代初期他们潜伏于录音室中,锻炼各种音乐制作上的技巧,并逐步发表他们改造别人歌曲的混音作品.支撑Zero 7成为“英国Air”的,是他们在电子时代抒情曲中不可救药的温情与浪漫。零敲碎打的吉他贝司鼓都融化在键盘和弦乐引导的曲调中,轻灵的音符就像是虚构的曼妙曲线。后Trip-Hop节奏与Soul化人声的结合又是另一种风情。
基本资料
中文名:Zero 7
外文名:Zero 7
国籍:英国
生日:1977-00-00
成员:Henry Binns、Sam Hardaker
团体人数:2
成立时间:1997年
演艺经历
乐队2001年推出首张专辑Simple Things。这无疑是一张奠定乐队复古与现代感并存风格的作品,既充满了浓浓的70年代Funk意味与法国复古小流行情结,又有着相当出味的电音打底。Sia Furler,Mozez 和Sophie Barker在此客串人声。这也可以算是一张很Chill-out的作品。性感、庸懒的人声和各种不留痕迹的拼贴以及合成器声音相互穿插,营造出一种绝对轻松和疑似浪漫的感觉。
2004年 Zero 7发行了第二张专辑,When It Falls。总体来说,这张专辑大规模的沿袭了Debut的一切,可以说是一次原地踏步的表现。
而从今年的新砖The Garden中我们可以听出,Zero 7已经从那场原地踏步中绕出来了。 “在你面前的是一面老旧的墙壁。时间让它变得斑驳,上面一些画面已经开始褪色。然而这种残缺却成就了另一种美。它就像是一座花草丛生的神秘花园。” 英国Electronica乐队Zero 7于今年5月发行了第三张正式专辑The Garden。上面这段话是乐队成员Sam Hardaker用来概括这张专辑理念的。我听Zero 7的东西其实并不多,但每每听都能找到特别惊艳的感觉。第一次听是他们那首著名的“Destiny”。怎么形容那感觉呢?乍一听觉得真是挺流行的,可流行的东西又不是不能好听,而他们这种流行决不是那种俗掉牙的调调。性感,游离,松弛。相当细腻,搀杂着些许拿捏的火候十分到位的玄乎。还有那首闷骚到骨子里的“Distractions”,也是Zero 7的代表作品之一。可以说Zero 7做的是Electro-soul,Trip-Hop、Downtempo、Acid-Jazz这都是他们的拿手好戏,曾经有人把他们放在Air,Stereolab,Potishead的光环中找影子,但现如今Zero 7已经用自己的实力独创一门,他们的合成电音加复古范儿,以及那标志性的Drum loop都是当今电音界无人可效仿的。人声部分在The Garden中是尤为值得圈点的。御用女声Sia Furler又回来了。她的声音张力很强,温暖而漂流,表现起Acid-Jazz来游刃有余富有表情;而客席男声则是红人儿Jose Gonzalez——凭借几年前的一张Veneer获得无数好评的Indie-Rock唱作人兼吉他手,去年组了个叫Junip的团并发了张相当好听的EP。本人很是喜欢他的嗓音,简直就是21世纪版的Mark Kozelek(Red House Painters),给The Garden中又注入了几分民谣气质。最有意思的莫过于这第三位献声的,不是别人,正是乐队成员Henry Binns。他给Sia配唱了几首作品的和声,又独挑大梁了一曲。这几位的声音可谓是高度契合Zero 7的音乐内涵。The Garden是一次意图明确的更新与回归:把那个远去的70年代或是更远的60年代音乐在保留大致骨架的基础上翻新再翻新。那感觉就像是看到一个打扮摩登的老太太在你面前优雅的招摇。一开始你可能还会多少有些不习惯,但确实是越听越觉得惊艳的地方实在太多了。复古范儿和现代范儿交融在一起,非但没有打起来,到是将彼此辉映的更加出挑。爵士可以加电,Indie-rock可以加电,在Zero 7的音乐世界里,没什么不可以加电,但“电”又一般不会单独存在。Futures是专辑中的第一支作品,由Jose Gonzalez演唱。我肯定你会从这首歌一下就被这张专辑吸住。以一段原声吉他开始,Jose Gonzalez的声音在这中间出现若干重叠层次效果,亦真亦幻,后半段合成器搭配标志性Zero 7式的Drum loop直至结束;第二首“Trow it away”换Sia上场,喇叭、吉他和打击乐器给这首歌定了Blues的调,温暖而摇摆;接下来的“Seeing Things”是一支不带人声的纯电音作品,又是那Drum loop,实在是太好听了,时不时再配上一些清亮的打击器乐片段,以及中段出现的几个小拼贴,欢快的电味十足,最后用原声吉他ending;第4首“Pageant Of The Bizarre”是这张专辑中的一大亮点。SiaFurler的声音在此发挥到极至,这首作品应该可以算作Neo-Soul,奇的是还搀和着圣经范儿的——我的意思是说,你一听到后半段就会想起西方过传统节日时一大帮人在教堂门口唱的那种歌,这绝对是个有意思的听觉享受;而之后的同样由Sia演绎的“You’re My Flame”又回到了电音的大方向,带点Downtempo;带着浓浓英式民谣味道的“Left Behind”怎么听都不像是一支电子乐队的作品,因为做的实在太民谣了,就算是出现在Jose Gonzalez中大概也不会有谁听出什么不一样。而且还相当好听,就像是大太阳下突然闪过的一阵1分多钟的凉爽。这大概算是首串场作品。而在接下来的“Today”,Jose Gonzalez的嗓音在亮晶晶的电音中又表现出了一种与上一首的民谣气质完全迥异的东西,那是一种很随性,有几分轻佻,和貌似不太在意于此的表情;第9首“Your Place”就是Henry Binns单独演唱的一首歌曲,Binns颇有vocal的潜质,驾御起地道的美国老爵士也丝毫不带打颤的,喇叭的片段让人异常舒服;最后一首歌名为“Waiting to Die”,由Sia演唱,Binns配和声。名字虽然起的有几分悲凉,然而其实却是首让人边听边想随之晃动身体的慢摇Jazz,带着蜜糖一样的颜色和夕阳般的安详气氛,就这样结束了整张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