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健雪,女,汉族,原籍陕西省长安县,1948年农历4月20日生于江苏省苏州市。女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文化部命名的尖子演员、陕西省歌舞剧院院长、中国音协表演艺术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文联副主席、陕西省音协副主席、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突出贡献专家、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代表作:《黄土地》、《人生》、《苦涩的恋情》、《月》、《西部之声》。
基本资料
中文名:冯健雪
国籍:中国
籍贯:陕西西安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苏苏州
生日:1948年农历4月20日
职业:女高音歌唱家
代表作:《黄土地》、《人生》、《苦涩的恋情》、《月》、《西部之声》
毕业院校:上海音乐学院
主要成就:2005年她荣获了中国电影百年“中国电影歌曲优秀演唱奖”
演艺经历
健雪出生于苏州,却与陕西结下了不解之缘。父母是国民党统治时期中央银行的高级职员,在上海工作。解放后,父母响应党的支援大西北的号召,带着四五岁的冯健雪插队在陕西富平县,开始了与陕西的缘分。当时父母在富平县仍就职于银行系统,儿时的冯健雪,可真是甜美、乖巧、人见人爱。从小她就表现出了音乐天赋,虽不识谱,但听过的歌,她就能顺着调哼出来。
天资聪颖的冯健雪,并未因为痴迷音乐而影响学习成绩,反而因为学业优异,还跳了一级。在她6岁的时候,以一首《拖拉机来到了咱村庄》参加富平县少儿歌曲大赛,因为有她感到陌生的风琴伴奏,有点儿跟不上节奏,结果获了二等奖。
之后,11岁的冯健雪走出富平,来到西安参加陕西省第二届少儿普通话大赛,作为惟一外县的选手冯健雪出色地表现引起了陕西省乐团一位老师的注意,并极力鼓励她报考该团。
12岁的冯健雪考入陕西省乐团,学习钢琴、竖琴,良好的乐感、纤长十指,过人的悟性,使团里有意栽培她成为一名竖琴演奏员。后来冯健雪因喜欢歌唱进入了陕西省歌舞剧院。
冯健雪的处女作是《白毛女》,这首歌让她获得了首次登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殊荣。1977年被组织派往上海音乐学院进修。1977年,为纪念毛主席逝世周年,冯健雪演唱的歌曲《毛主席恩情比海深》,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国播放。同年,她演唱的陕北民歌《红军哥哥回来了》被选中,由中国新闻电影厂在全国放映后,冯健雪在全国歌坛初崭露头角。冯健雪已掌握西部民族、秦腔、眉户、碗碗腔及艺术歌曲、歌剧选曲、且学习了西洋科学演唱技巧,于是“冯健雪歌唱风格”便形成了。
1960年,考入陕西省乐团,后该团合并于陕西省歌舞剧院。
1977年至1980年冯健雪在上海音乐学院学习声乐,师从著名声乐教授王品素先生。毕业后回院任独唱演员至今。
1977年,冯健雪演唱的《毛主席的恩情比海深》,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国播放。同年,她演唱的陕北民歌《红军哥哥回来了》,被中国新闻电影厂选入艺术片《民歌之声》。
1981年,冯健雪在古城西安成功举办了首次独唱音乐会之后又在台湾、香港、新加坡等地举办了个人、与他人合作、与多媒体合作的独唱音乐会和民歌演唱会。
主要作品
热门歌曲:
1.三十里铺
2.女儿歌
3.赶牲灵
荣誉记录
6岁的时候,以一首《拖拉机来到了咱村庄》参加富平县少儿歌曲大赛获了二等奖。
曾先后在陕西省的调演中三次获独唱一等奖;在黄河流域八省市调演中获一等奖、在海峡之声对台广播中获一等奖、在中央广播电台歌曲比赛中获《联环杯》演唱奖、在中国音协中国妇女报举办的民族唱法女歌唱家比赛中获"民族唱法十大女歌唱家"称号、演唱的《黄土魂》被选为国庆节天安门广场必放歌曲,并获荣誉证书
1989年, 荣获了陕西省劳动模范称号
2000年, 荣获陕西省委、省政府授予“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
2005年12月, 被陕西省文化厅授予“全省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2005年, 她荣获了中国电影百年“中国电影歌曲优秀演唱奖”
2006年3月, 获“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