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弦于1950年11月出生于花莲。1972年,他从台湾大学农业化学系毕业,随后获得台大生物硕士学位,并在美国麻省大学博士班攻读食品科学,之后又取得加州大学的企业管理硕士学位。自1982年起,他长期居住于美国加州,并获得东方医学博士学位及全美执照的营养专家资格,专注于针灸、中医药及营养医学领域。1992年,他成立公司,专注于北美加州的营养保健产品及中医药的进口、制造和研发,并从事替代医学的频率疗法研究。此外,杨弦与朋友共同翻译或自译了多部藏传佛教经轮,如《自然解脱》、《解脱大道》、《不依执修之佛果》及《转化、梦境瑜伽和禅静》等书籍。2016年,他在美国将公司业务转让后退休,并于2021年冬季与妻子一同返回台湾长住。在大学期间,杨弦便开始从事诗歌创作。1975年,他以余光中的九首诗词谱曲,在台北中山堂举行演唱会,并由洪建全文教基金会资助录音及出版唱片《中国现代民歌集》,推广诗词民歌创作,受到社会广泛关注。1977年,在出国进修前,他再次以自己及多位诗人的诗词作曲,出版了《西出阳关》唱片录音带专辑及五线乐谱全集《杨弦的歌》,这些作品间接影响了后来台湾校园民歌的蓬勃发展,并被媒体誉为「现代民歌之父」。他在1975至1977年间创作的两张唱片版权经过转让,先后由三家唱片公司,包括先锋音乐、风潮音乐及滚石唱片等重新出版。这张CD的录音则是在1991年至2024年间于台湾和美国录制,包含许多未出版或重新编曲的歌曲。这些歌曲的录音与混音工作采用了较为先进的技术,使得各种乐器与人声和声的搭配以及节奏感,都呈现出更为立体和清晰的音乐环绕效果,与七十年代的录音情况有着显著的差异。
演艺经历
1970年 代侨居菲律宾的青年李双泽回到台湾的时候,对好友杨弦等人说,他很喜欢一首歌,是大陆的歌曲《我的祖国》(电影《上甘岭》插曲,郭兰英演唱)。李双泽说,这就应该是我们的要唱的歌。
从此,李双泽和杨弦、胡德夫一起创作了很多歌曲,并在1973年开始就举行了多次演唱会。可惜没有获得影响。
1974年 夏天时,他以余光中的诗作《乡愁四韵》为词,为之谱曲,于胡德夫的个人演唱会上发表。用吉他配合钢琴与小提琴的方式来演奏,并邀请了余光中至现场观赏。余光中对杨弦大胆的尝试相当满意。在受到余氏的激励与肯许下,杨弦将余光中诗集《白玉苦瓜》中其他的诗作,继续用“以诗入歌”的方式谱曲。
1975年 6月6日,由台大研究所刚毕业的创作者兼歌手杨弦发起的“现代民谣创作演唱会”在台北中山堂举行。这场被视为现代民歌运动缘起的演唱会,被誉为“辛亥革命”第一枪,而“中国现代民歌”这个提法也因此引起关注。 6月的演唱会后不久,洪建全文教基金会出面支持杨弦制作唱片以及发行事宜。 9月底,唱片以《中国现代民歌集》的名称公开出版,除了收录演唱会的八首歌之外,还加了一首也是杨弦谱自余光中《莲的联想》诗集中的《回旋曲》。这张专辑首版一万张在三个月内售完,至第二年1月短短四个月的时间已达三版。
仍在洪建全文教基金会的协助下,于1977年以《西出阳关》为名出版,这也是杨弦赴美深造前所出版的最后一张唱片。
在1993年台湾百佳专辑的评选中,也是以《中国现代民歌集》这张专辑为评选的起点,而此唱片在百佳专辑中位居15名的位置。《中国现代民歌集》出版之后,杨弦陆续在台北及台中举行演唱会,发表新一批的创作歌谣。这批新作的取材除余光中教授的作品外,也将张晓风、洛夫、罗青以及杨牧的诗作改编入歌;连同杨弦自己类诗般的五首词文创作,集结成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