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爱乐乐团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谢苗·拜奇科夫 (Semyon Bychkov) 1952年出生于列宁格勒,1975年移民美国,1980年代中期起常驻欧洲。与乐团一样,拜奇科夫也是东西方文化的坚定拥护者。
拜奇科夫因其对核心曲目的诠释而广受赞誉,他还与许多杰出的当代作曲家密切合作,包括卢西亚诺·贝里奥(Luciano Berio)、亨利·杜蒂勒(Henri Dutilleux)和毛里齐奥·卡格尔(Maurizio Kagel)。最近的合作包括与朱利安·安德森(Julian Anderson)、布莱斯·德斯纳(Bryce Dessner)、德特勒夫·格拉纳特(Detlev Glanert)和托马斯·拉歇尔(Thomas Larcher)的合作,他曾与捷克爱乐乐团、维也纳、柏林、纽约和慕尼黑爱乐乐团、Concertgebouworkest和BBC交响乐团首演过他们的作品。
演艺经历
1975 年,22 岁的他离开维也纳移居美国。 比奇科夫就读于 曼尼斯音乐学院并毕业,随后成为曼尼斯学院管弦乐团的指挥。1980 年至 1985 年,谢苗·比奇科夫担任密歇根州大急流城大急流城交响乐团的音乐总监,通过他与曼尼斯校友朱利叶斯·鲁德尔的关系,成为布法罗爱乐乐团的首席客座指挥。同样通过与鲁德尔的关系,比奇科夫于1981年 9 月 30 日在纽约市歌剧院首次指挥卡门(连续 6 场演出是他唯一与该剧团的演出) 。1983年 7 月 4 日,他成为美国公民。 1985 年,他成为布法罗爱乐乐团的音乐总监,并一直担任该职位直到 1989 年。在任职大急流城和布法罗期间,比奇科夫引起了国际关注。在 1984 年和 1985 年一系列高调的取消演出之后,他收到了指挥纽约爱乐乐团、柏林爱乐乐团和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的邀请。随后,他与飞利浦经典唱片公司 签订了 10 年的录音合约,并首次指挥柏林爱乐乐团录制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五交响曲》 。1989年至1998年,比奇科夫担任巴黎管弦乐团音乐总监。1990 年,他成为圣彼得堡爱乐乐团的首席客座指挥, 1992 年成为佛罗伦萨五月音乐节的首席客座指挥, 1998 年成为德累斯顿森帕歌剧院的首席指挥, 1997 年成为科隆西德广播交响乐团的首席指挥。他在科隆一直待到 2010 年,在此期间,他录制了一系列唱片,其中包括勃拉姆斯的第一至第四交响曲,肖斯塔科维奇的第四、七、八、十和十一交响曲,马勒的第三交响曲,拉赫玛尼诺夫的钟声和交响舞曲,理查施特劳斯的英雄生涯和阿尔卑斯交响曲,威尔第的安魂曲,以及施特劳斯的厄勒克特拉、达芙妮和瓦格纳的《罗恩格林》荣获BBC 音乐杂志的 2010 年度唱片奖。比奇科夫于 2003 年首次在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指挥新制作的《厄勒克特拉》,同年晚些时候重返歌剧院指挥鲍里斯·戈杜诺夫。2012 年,他担任英国广播公司交响乐团新设立的君特·万德指挥席位,这是专门为他设立的职位。他目前担任伦敦 皇家音乐学院奥托·克伦佩勒指挥席位。2013 年,比奇科夫首次担任捷克爱乐乐团客座指挥。比奇科夫在该乐团担任柴可夫斯基项目总监。2017 年 10 月,捷克爱乐乐团宣布任命比奇科夫为其下一任首席指挥兼音乐总监,任期从 2018-2019 演出季开始。 2022 年 9 月,捷克爱乐乐团宣布将比奇科夫的合同延长至 2028 年。比奇科夫于 2015 年被国际歌剧奖评为年度指挥。他于 2015 年成为皇家音乐学院荣誉院士 (Hon RAM) ,并于 2022 年获得该学院颁发的伦敦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Hon DM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