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云,天津音乐学院硕士生导师,中国琴会副会长,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古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天津古琴会会长。曾出版《广陵琴韵》《梅梢月》等个人专辑数张。琴曲打谱《颐真》《梅梢月》《离骚》《玄默》等十余首。琴歌打谱三十余首。并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如《神奇秘谱及调意浅谈》(《音乐探索》2000年第2期)、《张子谦古琴艺术初探》(《中国音乐学》2000年第2期)、《李允中与天津近现代琴坛》(《中国音乐学》2007年第2期)等。
演艺经历
1976年考入天津音乐学院附中。
1985年升入天津音乐学院,师从刘刚副教授、董九儒副教授主修琵琶,并向陈重教授学习古琴。同年毕业留校任教。之后又先后师从李祥霆、张子谦、许键、李允中等先生学习古琴及打谱理论。作为天津音乐学院古琴专业学科的创建人,在博采众长的同时,根据多年的学习及教学经验总结出“愉快教学法”,在实践中得到很好的效果。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均取得可喜成绩。培养的学生在全国大型比赛中获奖。在作好教学的同时,保持演奏专业所需要的艺术实践活动。
1990年在天津成功举办个人古琴音乐会。至今,已经举办近百场古琴独奏、箫声琴韵、古琴进校园演出、讲座。二十余年来,所教授的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均取得可喜成绩。部分学生在全国大型比赛中获奖。
1997年香港回归之际,在香港大会堂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
2002年与笛箫演奏家王建欣博士应邀在莫斯科音乐学院在拉赫玛尼诺夫音乐厅举办“箫声琴韵”音乐会,还应邀出访了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美国、波兰、乌克兰、葡萄牙、台湾、香港、澳门等地举办音乐会。多年来,李凤云在古琴文化的传播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自1999年受北京音乐厅之邀举办“七弦之诗李凤云古琴音乐会”以来,每年均在北京音乐厅、中山音乐堂、天津音乐厅等演出“箫声琴韵”音乐会,受到听众的热烈欢迎。同年,为古琴申报“世界口头非物质世界文化遗产”,李凤云和王建欣在北京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演出。她还整理了已故广陵派古琴大师张子谦的琴学日记《操缦琐记》,整理编辑古琴史学家许建先生文稿《古琴史论》并做序言。整理编辑古琴史学家许健先生文稿《琴史新编》并撰写后记。以上两部书均已由中华书局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