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芷苓,出生于1922年8月21日,原籍江西省南昌市,生于天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女演员,工旦。童芷苓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童祥苓的四姐,童祥苓与二哥童寿苓、四姐童芷苓、五姐童葆苓一起使“童家班”扬名京剧界,主要作品有《打渔杀家》《小放牛》等。童芷苓戏路极宽,不拘成规,表演细腻,善于刻画人物。她的嗓音甜润妩媚,她的唱腔声情并茂,她在唱法上,以“荀派”的爽朗俏丽为基调,适当揉和“梅派”的典雅华贵和“程派”的含蓄委婉,于豪放中有细腻,在柔媚中见端庄,令人感到清新别致,独具一格。她的念白功力深厚、情绪充沛、节奏鲜明、感人肺腑。她的表演不拘成规,善于将传统技巧的运用与人物性格的刻画相结合,塑造各种性格迥异的妇女形象。她多才多艺的非凡才华,一直为世人所称颂。
基本资料
歌手名:童芷苓
别名:Zhiling Tong
国籍:中国
出生地:天津
职业:著名京剧演员
民族:汉族
出生地:天津
出生日期:1922年8月21日
主要成就: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著名京剧旦角、除演出外先后参加拍摄电影多部
代表作:《红娘》《王熙凤大闹宁国府》《武则天》《尤三姐》
演艺经历
1939年,拜荀慧生为师,并向王瑶卿问艺。
1940年,自组苓社,偕李盛藻去上海演出。并与林树森、唐韵笙、高百岁等合作很久。后又拜梅兰芳为师。
1941年10月2日,言菊朋末次演出。
1956年1月10日,中央领导于上海中苏友好大厦剧场观看京剧。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于上海中苏友好大厦剧场观看京剧。同年8月,农历丙申年,中国艺术团赴东欧演出。童芷苓、李仲林、王正屏等参加中国艺术团赴东欧,演出《贵妃醉酒》《闹天宫》《通天犀》《秋江》等剧目。
1959年,农历己亥年下半年,上海京剧院为支援西北建设的上海工人进行慰问演出。海京剧院由童芷苓领衔的京剧队17人去兰州、酒泉、柴达木、西宁、延安、宝鸡等地,为支援西北建设的上海工人进行慰问演出。同年7月,农历己亥年,上海举行各剧种流派观摩大会串,7月至8月上海举行各剧种流派观摩大会串,7月9日、7月10日,京昆剧大会串在人民大舞台举行,周信芳、盖叫天、俞振飞、言慧珠、童芷苓、李玉茹、纪玉良、王正屏等参加演出。周演出剧目为《义责王魁》《徐策跑城》等。8月,农历己亥年,上海京剧院二团应邀为“欧梅阁”建立40周年纪念演出。上海京剧院二团应南通市文化局邀请,为“欧梅阁”建立40周年纪念演出。由李玉茹、童芷苓、张美娟主演《百岁挂帅》《人面桃花》等剧。
1960年7月22日,农历庚子年六月廿九日,出席第三届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
1961年6月13日,上海市京昆传统剧目会串举行。6月13日至6月18日,上海市京昆传统剧目会串举行,主要演出建国后较少上演或从未上演的剧目,其中有周信芳、俞振飞的《群借华》和《打侄上坟》,童芷苓、孙正阳的《十八扯》,赵文奎、童祥苓的《五台山》,小王桂卿的《雅观楼》等。新华、新民、黄浦三个京剧团分别演出《金钱豹》《盘丝洞》《十八罗汉斗大鹏》《别宫祭江》《金雁桥》《周仁献嫂》《武文华》《马前泼水》《斩经堂》、二本《侠义江湖》等,上海京剧院二团演出《两将军》《盗银壶》、头二本《虹霓关》等剧。
1963年2月,农历癸卯年,彩色戏曲片《尤三姐》《武松》同时开拍。童芷苓主演的彩色戏曲片《尤三姐》和盖叫天主演的《武松》同时在上海电影制片厂开拍。两片于5月底摄制完成。《武松》开拍前后曾在天蟾舞台等处公演,由筱高雪樵主演武松。
1979年1月21日,农历戊午年十二月廿三日,童芷苓、俞振飞、刘斌昆文革后首次重返舞台合作演出。上海京剧一团在人民剧场演出《金玉奴》。童芷苓、俞振飞、刘斌昆主演。这是他们三人在文化大革命后首次重返舞台合作演出。演出受到观众热烈欢迎。6月21日,农历己未年五月廿七日,上海为促进关于恢复上演《斩经堂》《恶虎村》《连环套》《四郎探母》的讨论而播出《恶虎村》《坐宫》。本月上旬因上海京剧团编剧许铁生呼吁尽快恢复上演《斩经堂》《恶虎村》《连环套》和《四郎探母》,引起戏剧界热烈争论。为促进这场讨论,上海电视台与剧协上海分会联合组织播出苏州京剧团和上海京剧二团演出的《恶虎村》和《四郎探母·坐宫》。主演童芷苓、张文涓及小盖叫天等。
1980年,武汉江夏剧院落成。原武汉京剧院(大舞台)因年久重修,历时近两年落成,庆祝新剧场演出的名家云集,如张君秋、俞振飞、李蔷华、童芷苓、关正明、孙正阳、李慧芳等人士参加。5月6日,张君秋1980年赴沪举行艺术交流演出,本日起张君秋在上海劳动剧场举行艺术交流演出,剧目有《龙凤呈祥》《春秋配》等,俞振飞、童芷苓、言少朋、李蔷华、张文涓、张学津、王正屏、李松年等参加演出。
1983年12月18日,农历癸亥年十一月十五日,上海京剧界纪念田汉诞辰85周年。为纪念田汉诞辰85周年,上海京剧院、上海市戏曲学校在人民大舞台联合演出《谢瑶环》,童芷苓主演。
1984年8月,参加香港主办的1984年中国戏曲汇演。9月,参加镇江市京剧团演出。10月30日19时,梅兰芳诞辰90周年纪念演出第五场。
1985年11月15日,南北京剧表演艺术家交流演出举办。11月15日至11月21日,上海音像公司、上海唱片公司、上海电视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上海市演出公司在人民大舞台联合举办南北京剧表演艺术家交流演出。上海的李玉茹、童芷苓、李蔷华、迟世恭、张文涓、张少楼、王正屏、王梦云、艾世菊、孙正阳、黄正勤,北京和天津的袁世海、杜近芳、赵荣琛、杨荣环、李鸣盛、马少良等参加演出,剧目有《群借华》《龙凤呈样》《福寿镜》《锁麟囊》等。
1987年1月1日,“上海京剧展览演出”举办《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上海电视台、文化局、上海京剧院联合举办“上海京剧展览演出”,为期20天,在延安剧场公演了18台多种流派和特色的剧目(总计大小50余出)。主要剧目有:李如春的《路遥知马力》、童芷苓、言兴朋的《游龙戏风》、李玉茹的《贵妃醉酒》、王正屏的《九江口救驾》、童祥苓的《春秋笔》、李丽芳的《白门楼》、李炳淑的《孽缘记》、张南云的《诓妻嫁妹》、张文涓的《法场换子》、夏慧华的《生死恨》、关怀的《乾隆下江南》、奚中路的《八大锤》、齐淑芳的《青石山》等。
1988年5月7日,农历戊辰年三月廿二日19时,首届海内外梅兰芳艺术大汇演第二天。首届海内外梅兰芳艺术大汇演由上海海外联谊会、中国梅兰芳学会、上海京剧院、上海演出公司举办,在人民大舞台演出。主演除内地的梅派传人外,来自港、台地区和美国的梅派演员亦参加演出。5月15日,首届海内外梅兰芳艺术大汇演第十天。首届海内外梅兰芳艺术大汇演由上海海外联谊会、中国梅兰芳学会、上海京剧院、上海演出公司举办,在人民大舞台演出。主演除内地的梅派传人外,来自港、台地区和美国的梅派演员亦参加演出。
1989年10月12日,农历己巳年九月十三日,第一届中国金唱片奖揭晓,中国唱片总公司为庆祝中国唱片出版事业40周年,在北京隆重举行第一届中国金唱片奖。共设2个奖项,88个单位和个人获奖。
主要作品
热门歌曲:
1.十八扯
2.不由人喜泪湿罗衫
3.红娘
热门专辑:
1.中国戏曲艺术家唱腔选六十三-京剧·童芷苓
2.童芷苓演唱精粹
3.中国京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