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凤琴,中共党员,中国剧协常务理事。现任甘肃省秦剧团副团长,国家一级演员。先后在30多部戏中,担任女主角,代表剧目有《白花曲》《斩秦英》《窦娥冤》《玉蝉泪》《梨花情》《思源》等。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在汲取秦腔艺术丰富营养的同时,又把民歌、流行歌曲的一些发声、行腔的特色,溶入秦腔演唱之中,高亢嘹亮而又委婉细腻,在秦剧旦行表演艺术方面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演唱风格,有“陇上金嗓子”、“秦腔界的金凤凰”之美称,与谭建勋、张兰秦并称为“陇原三俊杰”。
窦凤琴出身于陇东高原的秦剧之家,从10岁起,窦凤琴就跟着父亲走上了秦腔艺术之路,父亲窦富民就是她的启蒙老师。
2018年5月,确定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基本资料
歌手名:窦凤琴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959年3月
代表作品:《铡美案》《火焰驹》《窦娥冤》等
职务:甘肃省秦剧团副团长
演艺经历
1972年考入宁县秦剧团,主工正小旦。
1985年,她在全省首届青年演员戏曲大赛上因演《斩秦英》而荣获第一名而被调入省秦剧团。在此之前的13年时间里,窦凤琴一直是宁县秦剧团的骨干演员,当时宁县新创作的《老掌柜新传》就由她担任主要角色,而她主演的《四进士》《劈山救母》《送货上路》等剧目也受到观众的青睐。
1985年调甘肃省秦剧团,现任甘肃省秦剧团副团长,国家一级演员。曾先后在30多部戏剧中担任主演,代表剧目有:《白花曲》《窦娥冤》《梨花情》《思源》等并出版发行了主演的《斩秦英》《打路》《白花曲》《梨花情》《五典坡》《铡美案》《回荆州》《窦娥冤》《玉婵泪》等磁带和光盘。调到省秦剧团后,窦凤琴潜心钻研秦腔表演艺术,在唱腔艺术上努力创新发展,力求形成大西北宁县人的传统特色,特别是她在代表剧目《斩秦英》中饰演的荧屏公主,唱念做打,形成了独自的风格和特色,她细腻的表演和对人物一言一行不温不火的处理,时时处处体现出一个成熟的表演艺术家的魅力。她天赋极好,身段扮相俱佳,天就的一副好嗓子,既承师传,又有父亲从小严格训练,她天资聪慧、学习刻苦、勤奋多思,练就了路子正、功底扎实、唱腔考究、扮相秀丽、身段优美,表演细腻大方,富有气质。在长期舞台艺术实践中,汲取了秦腔艺术丰富营养,借鉴兄弟剧种之精华,又把民歌流行歌曲的一些发声方法融入秦腔演唱之中,既保持了秦腔高亢嘹亮的特色又融入了委婉细腻的韵律。窦凤琴的表演,在做派上大气端庄,台风相当稳健,她戏路宽广,正、小旦都很出色,很长的拖腔使人耳目一新,行腔的变化之多,令人咋舌,她的道白考究、很有特色。在秦腔旦行表演艺术方面以声带情、声情并茂的高超表演技巧、形成了自己的表演风格,独树一帜,有陇上“金嗓子”、秦腔界“金凤凰”之美称,是深受观众喜爱的秦腔表演艺术家。在荣获第十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之后的几年中,并没有沾沾自喜地陶醉在鲜花和赞美的包围中。她清醒地意识到艺无止境,不进则退,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在继承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大胆创造革新,对每个剧本中人物的理解和把握,更加准确深刻和投入到位,使自己的唱腔和表演更加完美。同时,她还经常深入农村和厂矿,坚持每年演出场次在百场以上。不论盛夏酷暑,凛冽寒风,还是主角配角,她都有戏必演,唱念做打,一招一式,一丝不苟,她精湛的表演和唱腔常常博得满堂喝彩。在成功塑造眉户现代戏《思源》中女农民企业家田玉洁和新编历史剧《梨花情》中古代痴情妇女梨花的形象中,她的技艺不仅更加娴熟,表演也进入了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的佳境。她不断积极学习和实践科学发音方法,掌握四声、四呼和五音规律,在发音、行腔、用气、咬字等方面很下功夫,使唱腔更加清晰嘹亮,婉转圆润,低音深沉浑厚,中音宽广恢宏,高音甜脆悠扬,声音稳定,气息饱满,转换自然,力度得当,并始终坚持以情带声,以声传情的原则。因为她深通“情乃戏之脉,情乃戏之髓”的道理,紧紧抓住“情”字,才能把剧中人物在特定情境中的不同情感和内心的激烈冲突真挚细腻、鲜明生动地表现出来,唱出真情、唱出意境、唱出韵味来。她借鉴京剧、豫剧、陇剧等兄弟剧种和电影、电视等姊妹艺术的经验,创造性地灵活运用各种程式,把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内心活动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在《大戏台》演出中,出演曲目《斩秦英》。
2006年7月5日,参加天水市秦剧团举办建团50周年庆祝晚会演出。
2006年7月8日,在纪念甘肃省振兴秦腔学会成立二十周年晚会中,参与演出剧目《三娘教子》《打镇台》《三击掌》等。
主要作品
热门歌曲:
1.五典坡 第四场 赶坡
2.五典坡 第一场 三击掌
3.三对面(Live)
热门专辑:
1.【秦腔】五典坡
2.【秦腔】铡美案
荣誉记录
1992年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93年 被选为省七届政协委员,同年被选为中国第七届 妇代会代表
1995年 被文化部、人事部授予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
1996年 获全国梆子戏调演优秀表演奖
1998年 连任省八届 政协委员
1997年 荣获第十四届 中国戏剧“梅花奖”
2000年 首届 中国秦腔艺术节荣获优秀表演奖
2002年 在第二届 中国秦腔艺术节上荣获表演一等奖
2017年12月28日 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
2018年5月 确定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曾在全国梆子戏调演中获优秀表演奖
在首届 中国秦腔艺术节中获优秀表演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