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先渭(1924年)出生山东威海。中国近现代作曲家,演奏家。作有为数甚丰的民族器乐作品,对民间音乐的整理研究有较大贡献。其作品风格清雅幽丽,余韵悠长。其代表作《姑苏行》无疑是我国近现代民族器乐作品的典范之作。
演艺经历
江先渭先生生于1929年,山东威海人,从小就酷爱音乐,并深受家乡常唱的京剧曲调熏陶。他随哥哥学习京胡、唢呐、竹笛、笙和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13岁便能较熟练地掌握上述乐器的演奏要领。后为了生活,远离故乡来到东北,在大连福记班从事四年“旧艺”生活。在卖艺的同时,耳闻目睹人民的苦难。
1947年 家乡解放,他踊跃参军,在山东军区雪兵训练处文工团工作
1955年 调入华东20iO年第1期野战军文工团歌舞团工作,曾参加开封、淮海、渡江、舟山群岛等战役。在战争中,他不顾个人安危深入一线宣传。
1959年 江先渭先生随“中国艺术团”参加在维也纳举行的“第七届世界青年联欢节”演出,后又出访苏联、波兰、阿尔巴尼亚、匈牙利等进行演奏。所到之处,他的演奏深受欢迎。
1965年 随周总理参加纪念万隆会议10周年演出,反响强烈,被外媒称“东方魔笛”。
人物介绍
12岁因生活所迫,跟哥哥学艺,民族乐器吹拉弹唱他都能演奏。14岁随全家赴大连卖艺维持生活。1949年参加革命,考入解放军文工团,专业从事文艺工作,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前线歌舞团独奏演员。他在民族乐器方面是位多面手,专业竹笛,主要靠自学,自学习江南丝竹音乐的演奏风格,六十年代他采用了江南民歌和昆曲音调为素材,创作并演奏了《姑苏行》和《脚踏水车唱丰收》而初露笛坛。江先渭曾在1959年和1965年两次随中国艺术团先后到过奥地利、苏联、波兰、印尼等国演出。